#
Vol.1/ 引言
在全球“雙碳”目標的推動下,新能源的快速發展為能源結構轉型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對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的“源隨荷動”模式已難以應對新能源的波動性和間歇性,而“源網荷儲充”一體化模式通過智能化技術實現了能源生產、傳輸、消費和存儲的協同優化,成為新能源消納的關鍵解決方案。本文將探討“源網荷儲充”如何通過智能化技術推動新能源消納的革命性變革。
#
Vol.2/ 背景
(1)“雙碳”目標:重視能源消費側節能減碳,碳排放權、碳資產、碳交易,碳關稅。
(2)電力市場改革:電價改革、峰谷價差擴大,容改需&“兩部制”適用范圍,虛擬電廠。
(3)市場、行業發展:光伏建設成本降低,儲能設備成本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大量充電樁建設。
(4)用戶需求:降低用能成本,增加能源收益,避免“能耗雙控”,變壓器柔性擴容,
提高用能管理效率。
#
Vol.3/ 市場痛點
(1)電力電量平衡挑戰:新能源發電的間歇性、隨機性和波動性,容易導致短時間的電力不平衡,另外新能源發電與用電季節性不匹配,存在季節性電量平衡難題。
(2)系統安全穩定挑戰:新型電力系統慣量和阻尼低、電壓支撐和過流耐受能力弱以及動態特性快,使得寬頻振蕩和各種安全穩定問題加劇,發生故障容易引發連鎖脫網事故。
(3)電力成本挑戰:為了保障電力系統實時平衡的輔助服務及相關設施建設將增加電源使用成本,還需要調節性、支撐性、保障性和靈活性資源以及新能源輸電通道方面的建設投入。
(4)電力成本挑戰:為了保障電力系統實時平衡的輔助服務及相關設施建設將增加電源使用成本,還需要調節性、支撐性、保障性和靈活性資源以及新能源輸電通道方面的建設投入。
(5)調度控制挑戰:隨著電力系統需要控制源網荷儲的各個環節,以及新能源發電和新型負荷的海量接入,新型電力系統的調度控制在可觀、可測和可控方面面臨著嚴峻挑戰。
(6)智能運維挑戰:隨著多站點、跨區域(國家)的能源站點建設,對于站點智能化運維,實現站點多源異構數據接入、設備異常診斷、減少能源浪費、避免安全隱患、降低維護成本成為運維重點對象。
#
Vol.4/ 新能源消納的挑戰
(1)波動性與間歇性: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受天氣和地理條件影響,發電量波動大,難以與負荷需求實時匹配。
(2)電網穩定性問題:新能源大規模接入可能導致電網頻率和電壓波動,影響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
(3)儲能成本與技術瓶頸:盡管儲能技術快速發展,但其成本高、壽命短等問題仍是制約新能源消納的重要因素。
(4)負荷側響應不足:傳統電力系統中,負荷側缺乏主動調節能力,難以適應新能源的波動性。
#
Vol.5/ 源網荷儲充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5.1概述
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是一種集成了現代信息技術(如物聯網IoT、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AI)的系統,用于監測、控制和優化能源使用,以提高效率并減少浪費。
5.2平臺架構
5.3平臺功能
5.4硬件選型
#
Vol.6/ 應用案例
#
Vol.7/ 結論
“源網荷儲充”通過智能化技術實現了能源生產、傳輸、消費和存儲的全鏈條協同,為新能源消納提供了革命性解決方案。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支持,“源網荷儲充”將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路徑,推動全球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